象山縣政務公開定人心 眾志成城防疫情
象山自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依托政府門戶網站作為信息公開第一平臺,聯動“象山發布”微信公眾號等政務新媒體,強化權威信息發布,確保疫情信息公開全面、政策解讀準確、回應關切及時,增強政民互動,凝聚共識下好群防群控“一盤棋”。
一是主動公開滿足群眾需求。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是政府發布權威信息的第一平臺,是群眾感知政府和評價政府的“最先一公里”,也是政務公開切實發揮作用、落地見效的“最后一公里”。象山充分發揮官網、官方雙微平臺的交流作用,放大“主渠道”的權威性,統一在“健康象山”“象山發布”微信公眾號平臺及縣政府門戶網站,定期更新 “疫情播報”“回應關切”“防控知識”等內容,及時更新疫情信息,對縣委縣政府防疫決策、重大防疫政策舉措一一呈現, 力求把黨委政府態度和行動置于公眾的視野中,增強群眾廣泛理解信任,并積極支持參與。
二是政策解讀消除群慌群恐。群眾判斷政府防疫工作好不好、措施實不實、效果怎么樣,既要看政府怎么做,也要看政府怎么說。疫情防控期間,象山通過“三多”舉措,讓公眾準確地理解政府意圖,有效地消除公眾恐慌情緒。—是解讀渠道多樣。除電視、報紙、公告等傳統渠道發布政策信息外,利用“健康象山”抖音等新媒體快捷、覆蓋面廣的特點,推送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相關的政策解讀,“象山發布”官微平臺創造了20余篇“10000+”以上的點擊量,讓群眾足不出戶了解信息。二是解讀形式多種,除傳統文字解讀、廣播宣傳等傳統形式外,充分運用動畫、圖文結合、小視頻等形式解讀各類政策文件,讓群眾更直觀的了解政策。三是解讀內容多元。象山圍繞與群眾生活緊密聯系的日常,無論事大事小,確保“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小區(村居)、如何限制外來人員進入?農貿市場、超市等場所如何恢復常態化管理?物資保障是否充足?通過對各領域的細化解讀,用客觀的數據、樸素的道理、生動的案例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群眾聽得懂、好理解、穩得住。
三是政民互動匯聚民情民智。在復雜嚴峻的疫情面前,既要傳播放大政府主流聲音,又要及時收集民情、匯聚民智,才能更好地聚合群防群控的合力。象山開設了縣應對疫情公眾投訴建議舉報電話12345和網絡平臺,為公眾提供發言臺,避免信息“一哄而上,政出多門”。電話和平臺全天候搜集公眾咨詢、投訴、舉報和建議,同時,收集處理象山港論壇、縣長信箱等留言板留言。其中的共性問題,每天匯總轉防疫指揮部會商,據此提出疫情治理對癥下藥的新舉措;其他反映的信息,及時轉辦、交辦,通過網絡民意意見建議審看、處理和反饋機制,形成民意收集辦理閉環,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隨著疫情防控新情況、新特點不斷出現,象山從偏重發布疫情防控信息,向后疫情階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重大決策部署、 “六穩”“六保”信息發布轉變,將“切實加強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公開”“聚焦疫情防控重大政策解讀”等內容寫入象山縣2020年政務公開重點工作安排,以及時、公開、透明的政府信息公開,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