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寧波市疫情地區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預案》的通知
各區(縣、市)、開發園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市級各成員單位:
經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同意,現將《寧波市疫情地區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預案》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寧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代章)
2022年8月17日
寧波市疫情地區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預案
為做好疫情地區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聯合印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障工作指南》(發改辦運行〔2021〕1053號)、浙江省疫情防控辦印發的《浙江省疫情地區城市生活物資保障工作方案》(省疫情防控辦〔2022〕100號)、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寧波市“菜籃子”商品保障應急預案》(甬政辦發〔2021〕32號),特制定寧波市疫情地區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預案。
一、總體要求
貫徹落實國務院、省疫情防控辦的相關工作要求,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贏攻堅行動,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和疫情防控生活必需品保供責任,有效應對突發疫情引起的生活必需品保障異常情況,保證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滿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求,維護社會秩序穩定。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寧波市突發疫情采取臨時封閉管理措施,造成糧食、食用油、肉類、蔬菜、方便食品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求關系突變,可能導致商品脫銷、斷檔,從而引發居民恐慌,影響社會穩定,需要立即處置的應對工作。
三、工作原則
(一)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的應急處置工作由市物資保障二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區(縣、市)政府相關組織分級負責,具體組織實施。
(二)條塊結合,快速反應。按照封控、管控、防控管理級別,分級響應、分級啟動,快速動員部署,果斷應急處置,盡快取得成效。
(三)分工負責,合力保供。按照部門法定職能,堅持分工負責、歸口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堅持密切溝通、高效協同,合力保證市場供應。
(四)嚴密監控,盡早預警。堅持落實每日監測制度,加強市場動態分析和監測,準確把握市場供需情況和價格走勢,及時提供市場異常情況預警。
(五)依法行政,妥善處置。應對市場異常情況,必須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辦事,啟動市場干預措施、動用應急儲備,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遵循市場規律,保護各方合法權益。
四、組織機構與職責
(一)市物資保障二組。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牽頭負責,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擔任組長,市商務局、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區(縣、市)政府、重點保供企業等為成員單位。根據需要,吸收其他部門和單位參加,統一指揮、全面協調全市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工作。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上級主管部門關于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的部署要求,指揮、協調全市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處置工作。
(2)掌握全市生活必需品生產、流通、銷售等情況,加強分析研判。根據市場供應形勢,下達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指令和任務。
(3)研究部署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重點工作,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4)組織現場指揮,對疫情發生地保供情況進行督查,及時督促整改發現的問題。
(5)在處置中遇到本市范圍內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請求上級主管部門指導幫助。
(6)明確有關新聞發布事宜。
(7)決定本預案的啟動和應急響應的終止。
(二)市物資保障二組辦公室。市物資保障二組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市商務局保供專班承擔辦公室工作。專班由市商務局分管領導負責,抽調相關處室人員組成。主要職責:
(1)根據市物資保障二組指示,指導、組織和協調跨區域、跨部門、跨企業聯合保障等應急工作,協調調度應急保障資源。
(2)負責組織召開市物資保障二組工作會議,分析評估保供工作形勢,研究部署相關工作。
(3)負責與市級有關部門和區(縣、市)政府的溝通協調,建立并暢通保障協調機制。
(4)負責生活必需品信息的監測、分析、匯總工作,掌握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情況,每日報告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信息和工作動態,提出工作建議。
(5)負責辦公室其他工作。
(三)成員單位職責。
(1)市委宣傳部:負責生活必需品保供的宣傳報道工作,營造積極正面的輿論氛圍。
(2)市發改委:負責保障糧油應急供應,做好生活必需品價格監測工作。
(3)市經信局:負責食用鹽應急供應工作。
(4)市公安局:負責做好生活必需品運輸車輛通行保障工作,制定綠色通道路線,加強運輸駕駛員管理,確保物流配送順暢。
(5)市財政局:負責統籌安排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的財政資金。
(6)市交通局:負責生活必需品應急運輸保障工作。
(7)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掌握本地豬肉、蔬菜生產情況,組織種養企業生產;指導各地調整種養殖基地生產品種,增加本地緊缺品種的生產;鼓勵擴大生產,提高本地葉菜生產能力;組織屠宰企業拓展生豬市外調入渠道,以及生豬養殖企業擴大養殖規模。
(8)市市場監管局:督促農貿市場正常營業,維護農貿市場交易秩序,加大對農貿市場的檢查力度,及時查處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商品質量安全監管。
(9)重點保供企業:組織生活必需品采購調運,承擔政府應急儲備和市場供應保障任務。
五、主要任務
(一)落實監測預警制度。建立生活必需品日監測制度。每日監測糧、油、肉、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供需、庫存和價格等情況,加強分析研判,及時研究制定針對性保供舉措。
(二)抓好市內外貨源組織。組織重點保供企業落實貨源,協助商超、農貿市場、線上平臺等零售企業,與上游企業高效對接,引導企業增加商業庫存。組織商超、批發市場與市內農業企業、合作社進行對接,鼓勵電商平臺從市內產地直接統一采購。幫助封閉管理區內農業企業開展種養、采摘、屠宰、加工、運輸、銷售等生產活動,解決穩產增產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三)暢通物流運送通道。建立重點保供企業名單,優先發放人員和車輛通行證,采取專人專車專線模式,實行閉環運輸管理。科學合理規劃應急物資運輸中轉站,設立快速便捷通行通道。督促重點保供企業組織配送司機核酸檢測,協調設立專門核酸檢測點。協調解決配送司機變碼賦綠。建立重點保供企業聯絡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保供企業出現的運輸、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問題。
(四)做好封閉管理區終端配送。設立封閉管理區內物資轉送點,引入線上平臺或配送企業,建立“平臺派駐人員+下沉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物業”的配送隊伍,實現物資快速分發配送。居民線上下單,線下送貨上門,實現“最后一百米”無接觸配送。對線上操作困難人員,由社區工作者或物業收集匯總需求信息,統一下單代購。
(五)做好低風險區物資供應。發揮線上企業平臺優勢,鼓勵超市、配送企業等提供線上訂購線下配送服務。鼓勵居民利用電商APP、社區團購群、商超微信群等進行線上購物。組織保供企業加大備貨力度,加密補貨頻次,防止出現重要生活必需品脫銷、斷檔。協調解決商超、線上平臺人手不足和工作人員核酸檢測等問題。
(六)做好特殊人群幫扶。摸排困難群眾情況,對鰥寡孤獨和行動困難群眾,安排專門人員按時、足量配送相關物資;對患有重大慢性病的人員,定期收集購藥需求,由社區統一負責配送。適當向困難群眾發放臨時生活補助或糧油菜肉蛋奶等民生商品。關注一線抗疫人員,為一線醫務人員、公安干警、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提供三餐供應。
(七)健全應急保供機制。完善數字化“方艙”蔬菜批發市場,搭建以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周邊輔助市場多點開花的“1+N”保供體系。依托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線上平臺等保供企業,暢通從市外到市內、從市內到風險區、從風險區到封控區和管控區居民的全鏈條通道,有效保障市場供應。
(八)啟動應急保供政策。組織應急儲備投放,糧食、食用油儲備投放按照糧食安全應急預案執行,食用鹽儲備投放按照市食鹽供應應急預案執行,豬肉、蔬菜等儲備投放按照市“菜籃子”商品應急保障預案執行。經市物資保障二組研究決定,組織實施蔬菜調運、生豬市外調運和速生葉菜種植等,加大生產和調運力度,對相關企業給予應急保供政策支持。
(九)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公開24小時保供服務熱線電話,及時、妥善處理群眾來電,對群眾普遍反映的突出問題,迅速采取果斷措施。密切關注網上輿情,主動利用新聞發布會、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加大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宣傳,快速回應居民關切,引導理性消費、有序采購。堅決遏制和打擊不實傳言和惡意炒作,及時答疑辟謠。
(十)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加強生活必需品質量監督管理和價格巡查,對以次充好、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打擊,維護市場供應秩序,保障商品質量安全。
六、重要生活必需品儲備
(一)糧油鹽方面。市主城區范圍內成品糧油儲備保障能力達到15天以上,縣(市)達到5天以上;小包裝食用油儲備保障天數3天以上。小包裝食用鹽保障30天以上。
(二)肉類儲備方面。全市生豬活體儲備30000頭,凍豬肉儲備6000噸,其中市級儲備4200噸,各區(縣、市)儲備1800噸。出白禽儲備200噸。
(三)蔬菜儲備方面。全市蔬菜儲備5000噸,豆制品原料儲備600噸。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物資保障二組牽頭統籌全市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建立會商機制、聯絡機制和日報制度,加強信息共享和工作協調,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二)完善應急預案。各區(縣、市)結合本地實際,完善疫情防控狀態下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預案,研究制定重要生活必需品保障的支持方案,建立市、區(縣、市)兩級聯動的工作機制,做好應急保供的充分準備。
(三)提請上級援助。必要時,由市物資保障二組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緊急調撥商品需求,緩解市場供應緊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