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規劃解讀|《寧波市紅十字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為推動我市紅十字事業現代化發展,努力為寧波爭當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范生貢獻紅十字力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浙江省紅十字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結合我市紅十字事業發展實際,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背景
改革創新穩步推進
1.市縣兩級紅十字會改革整體推進
2.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3次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
核心業務扎實有力
1.累計募集捐贈款物5.83億元
2.新增救護員18.71萬人,新增普及培訓146.77萬人次
3.新增器官捐獻154例,遺體捐獻108例,角膜捐獻20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68例
基層基礎不斷夯實
1.建成村(社區)紅十字博愛家園53個
2.鎮鄉(街道)建會率100%,村(社區)建會率99.6%,紅十字服務站點2741個
3.建有各類紅十字基層組織3705個,團體會員512個,青少年會員36.75萬名,成人會員8.09萬名,志愿者1.6萬名。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
根本——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主線——保護生命和健康、維護人的尊嚴
目標——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
支撐——“三救三獻”核心主業
抓手——“六大建設”
動力——改革創新
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1.忠誠于黨的紅色群團
2.唯實惟先的實干群團
3.共建共享的為民群團
4.高效協同的數智群團
5.創新創優的品牌群團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1.弘揚紅十字精神
2.樹立人民至上理念
3.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
——堅持新發展理念
1.堅持圍繞中心
2.固守主責主業
3.助力健康寧波建設
——堅持系統觀念
1.樹立全局思維、整體思維
2.強化上下聯動、左右協同
3.注重系統謀劃、整體推進
4.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5.合力攻堅克難、補齊短板
——堅持改革創新
1.用改革思維破解難題
2.用創新手段激發活力
3.用實踐標準檢驗成效
三、發展目標
(一)二○三五年遠景目標
一張名片:紅十字工作成為寧波當好浙江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靚麗名片
兩個更加:黨對紅十字工作的全面領導更加有力,黨建帶群建的活力更加彰顯。
三個自覺:人道文化傳播、博愛情懷塑造、奉獻意識倡導漸成自覺
(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
——組織體系更加健全完善
1.組織有效覆蓋
2.陣地有效覆蓋
3.工作有效覆蓋
——體制機制日趨高效順暢
1.紅十字大宣傳格局基本形成
2.生命教育體驗場所市縣覆蓋
3.現代化人道服務新格局初步建立
——救災救援能力有效提升
1.救災救援應急預案不斷完善
2.備災救災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3.縣級紅十字會至少建1支應急救援隊
——救護知識技能普及顯著提高
1.新增救護員培訓率2%、救護知識普及率15%以上
2.至少新增10個旅游景區紅十字救護站、服務站
3.每個區縣(市)至少建成1個救護師工作室、1個標準化應急救護培訓基地
4.公共場所AED配置力爭達到每萬人2臺
——人道救助實力持續增強
1.縣級以上紅十字會打造2-3個博愛公益項目
2.籌集捐贈款物數量高于“十三五”水平
3.到2025年,每個鎮鄉(街道)至少新建1個博愛家園,市級示范博愛家園100個以上
——捐獻管理依法規范高效
1.新增人體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志愿者2萬人以上
2.新增造血干細胞捐獻入庫志愿者5000人以上
3.市本級打造一支人體器官、遺體(角膜)捐獻人文關懷品牌服務隊
“十四五”我市紅十字事業發展主要目標 | |||
序號 | 主要指標 | 2020年 | 2025年 |
1 | 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率(%) | 36 | >40 |
2 | 每百人紅十字救護員數量(名) | 1.7 | 2 |
3 | 每萬人配置AED數量(臺) | 1.2 | 2 |
4 | 建設示范博愛家園數量(個) | 53 | 100 |
5 | 造血干細胞捐獻入庫志愿者數量(萬人) | 1.2 | 1.7 |
6 | 人體器官(遺體、角膜)捐獻登記志愿者數量(萬人) | 1.44 | 3.4 |
7 | 村(社區)紅十字會建會率(%) | 99.6 | 100 |
8 | 成人會員數占常住人口比(%) | 1 | 2.5 |
9 | 紅十字志愿者人數占常住人口比(‰) | 1.9 | 5 |
四、主要任務
(一)大力加強黨的全面建設
1.強化政治擔當
1.堅持黨對紅十字工作的全面領導
2.落實“三個繼續發揮作用”囑托
3.探索紅十字應急救援隊設立黨支部
2.加強隊伍建設
1.政治堅定
2.本領過硬
3.敬業奉獻
4.擔當作為
5.清正廉潔
3.推動改革落地
1.不斷優化治理結構
2.努力建設“陽光紅會”
3.推進改革成果轉化
(二)大力優化主責主業平臺建設
4.提高救災救援能力建設
1.深化應急聯動工作機制
2.推進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和調撥信息化
3.深入實施救援隊“賦能計劃”
4.支持發展紅十字賑濟救援力量
5.優化應急救護培訓模式
1.拓展救護培訓覆蓋面
2.加強救護培訓陣地建設
3.深化救護師資分級管理
4.推動重點行業自主配置AED
5.實施CPR+AED救護技能培訓
6.完善人道救助服務機制
1.打造“情暖三江·博愛甬城”系列紅十字品牌
2.實施全流程捐贈信息化管理
3.完善捐贈人服務機制
7.規范“三獻”工作管理體系
1.推動建立人體器官、遺體(角膜)捐獻一體化發展機制
2.強化遺體(角膜)捐獻接受站指導監督
3.加強器官捐獻協調員和志愿服務隊伍建設
4.深化市縣兩級造血干細胞采集服務聯動機制
5.推動制定出臺捐獻褒揚激勵政策
(三)大力開展紅十字品牌建設
8.打造“生命關愛”系列工作品牌
1.“生命守護”應急救護培訓
2.“生命接力”人體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和造血干細胞捐獻
3.“生命關愛”人道救助公益項目
4.“生命救援”救援隊賦能計劃
9.建設“博愛家園”群眾身邊紅十字品牌
1.繼續爭取各級財政投入和福彩公益金支持
2.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基層黨群服務中心建設
3.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
(四)大力推進規范化項目建設
10.堅持數字賦能
1.全面落實數字化改革
2.加快“數字紅會”建設
11.開展項目績效評價
1.緊盯重點資金使用效益
2.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
3.健全監事會監督機制
(五)大力夯實基層基礎建設
12.深入推進紅十字強基工程
1.貫徹推動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縣域試點成果
2.探索基層組織向“兩新”組織延伸
13.扎實開展志愿服務
1.專業化
2.品牌化
3.社會化
4.常態化
14.發揮會員主體作用
1.積極搭建平臺
2.完善褒揚激勵機制
3.壯大團體會員隊伍
(六)大力推進人道傳播能力建設
15.構建大宣傳格局
1.建立完善機制
2.整合宣傳資源
3.參與“最美”品牌培育
16.加強宣傳隊伍和陣地建設
1.鍛造宣傳隊伍
2.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
3.打造新媒體宣傳平臺
17.推進紅十字青少年工作
1.開展防災避險、應急救護知識進課堂
2.探索人道法項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1.凝聚工作合力
2.細化分解任務
3.明確責任分工
(二)統籌協調推進
1.爭取黨委政府重視支持
2.發揮理事、會員單位作用
(三)強化督促檢查
1.跟蹤進度效果
2.開展調查研究
3.提升落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