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戰疫情,以“藝”抗疫——寧波博物館接受抗疫文藝作品捐贈
8月27日,寧波博物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藝術品:刻著奔赴前線抗疫的醫護人員的竹刻木雕作品、宣傳科普防疫知識的剪紙、充滿堅毅和大愛的畫卷、抗疫主題唱片……猶記得新年伊始,新冠肺炎席卷全國,無數逆行的白衣戰士和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歷歷在目。許多文化工作者和愛好者,以筆代刀、以“藝”抗疫,創作了一大批“抗疫”主題文藝作品,用文藝獨有的方式向廣大群眾進行宣傳引導,鼓舞斗志。他們謳歌戰斗在最前線的抗疫戰士,他們為打贏疫情防控的戰役凝聚了民族力量,他們記錄下了這段歷史。而寧波博物館有幸獲贈收存下來,有責一起為時代留聲和見證。
這些作者中不乏國家級大師。在一塊千溝萬壑的杉木板上,刻畫著一個正在戴口罩的護士,一雙眼目光如炬、堅毅而果敢——這出自洪塘國家級木雕刻大師王家鋒之手。
作者里還有在武漢工作的寧波人。80歲的徐朝龍一直在武漢工作,他是以報答的心完成了這四幅畫卷。與寧波和武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的他,在作品里傾注著更為動人的情感。他說:“我永遠是寧波人,為白衣戰士與全國人民去支援武漢而感到欣慰;我又是武漢人,我報恩寧波故鄉親人,整整一個多月起早晚睡,含著眼淚進行繪畫,我雖然只是個業余作者但也需盡我應盡的義務。”
除了實物,還有聲音。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出品的《寧波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優秀歌曲專輯》是從400首抗疫音樂作品中篩選出來的精品,這來自音樂的力量也同樣有力,同樣值得被記憶和流傳。
博物館不單單只有歷史,它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所以它還肩負著儲存城市和時代記憶、記錄奮斗歷程的重任?!皻v史學家以回到過去,與過去對話的方式參與現在,保護未來”。這批捐贈給寧波博物館的抗疫主題的藝術作品記錄了淚水、憤怒、奮斗和愛,是這場“戰役”的見證者??梢钥隙ǖ氖?,它們也會在某個久遠的未來,成為被研究、被解讀、被借鑒的“文物”,會讓我們對未來的未來的期望有意義。 寧波博物館也必須值得被這樣托付。
本著“為明天而收藏今天”,保存寧波社會記憶的宗旨,寧波博物館長期向全國征集以寧波地區為主的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實物、文件、照片、影像及藝術作品等見證物。 聯系人:張老師,聯系電話:0574—82815525(周一至周五工作時間),電子郵箱:st.zhang@nbmuseu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