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正式發布,四市“握指成拳”共護蔚藍
11月7日,浙東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主題活動在溫州龍港成功舉辦。會上,《浙東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這是浙東地區首次以聯合體形式系統闡述海洋生態保護成果與戰略規劃的綱領性文件。
加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是踐行“八八戰略”、建設“海洋強省”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2024年,寧波、溫州、舟山、臺州四市共同發起成立“浙東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開啟了區域協同、陸海統籌的海洋生態保護新篇章。
《白皮書》共設六大核心部分,涵蓋前言、現狀、實踐、案例、未來方向及結束語。文件從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特色生境與瀕危物種保護、城市生物安全體系構建、生態治理能力提升及科普宣教創新等五大維度,全面梳理了浙東地區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與成效,并總結凝練了寧波“守護候鳥”、溫州“煥活海島”、舟山“法治護海”、臺州“智慧治污”等典型案例。面向未來,《白皮書》明確提出打造“東部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的愿景,并規劃了區域協同、科技賦能、物種保護與公眾參與四大實施路徑。
《白皮書》的發布,集中展示了浙東四地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堅實行動,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海洋治理提供了寶貴的區域經驗,也向全社會傳遞了四地持續守護海洋生態的堅定決心。未來,寧波、溫州、臺州、舟山四地將以《白皮書》為新起點,深化協作、凝心聚力,實現從“各自為戰”到“握指成拳”的轉變,共同守護好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蔚藍家園。
浙東海域北起杭州灣南翼,南至浙閩交界沙埕港,涉及寧波、溫州、舟山、臺州四市所轄約4.40萬平方公里海域。該區域擁有舟山群島、臺州列島等4385個島嶼構成的島鏈體系,是我國東南沿海規模最大的海島群落。區域內分布著31處省級以上濕地公園,涵蓋紅樹林、灘涂濕地、珊瑚礁等多樣生態系統,不僅是中華鳳頭燕鷗、抹香鯨等珍稀瀕危物種的重要棲息地,也支撐著大黃魚等重要經濟物種的資源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