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政策解讀
一、政策起草背景
一是城市競爭邁入創新驅動期。近年來,全國城市競爭日趨激烈,一批先進城市加速沖刺創新賽道,提升產業能級。作為制造業大市,加速推動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已成為寧波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二是產業結構進入轉型關鍵期。全球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顛覆性技術創新加速迭代,帶動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加速蓄力。寧波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在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生命健康等領域有所布局,但總體結構上仍偏傳統,亟需打造新增長點。
三是制造范式轉入迭代競速期。AI時代正式來臨,全球制造業在不斷迭代升級中展現出了新的發展范式,加快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進階。寧波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走在全國前列,具備制造業領域扎實數據基礎、行業升級海量應用需求,有能力打造一批引領全國的制造新模式,進一步確立高質量發展突圍優勢。
二、制定依據
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
國務院《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
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創新浙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
市委《寧波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行動綱要》
三、政策解讀
(一)主要內容
若干意見圍繞平臺人才賦能支撐、融合創新鏈路打通、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人工智能創新賦能、數綠協同向新轉型、投資項目引領帶動、政策多維統籌聯動七個方面,主要內容如下。
1.強化平臺人才支撐賦能。在保留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建設、頂尖人才科技項目、甬江人才、技術技能人才等6款政策的基礎上,圍繞優化平臺與人才創新賦能機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院校企人才共育共享等領域,調整優化及創新提出4款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加速布局重大科創平臺,發揮企業在人才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推動校院企人才雙向流動,強化科技型企業家引育。
2.強化融合創新鏈路打通。在保留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創新聯合體、概念驗證中心等3款支持政策基礎上,圍繞優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向、提升成果轉化服務能力、強化高水平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加快創新產品開發應用和調整優化及創新提出10款政策,主要包括:強化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健全“概念驗證—中試—孵化”成果轉化平臺矩陣,突出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以場景為牽引推進創新產品首試首用,大力實施知識產權國家戰略,加大對知識產權的財政政策保障力度。
3.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在保留融資擔保支持、品牌支持2款支持政策基礎上,圍繞企業梯隊培育及質量標準建設調整優化及創新提出8款政策,主要包括:支持“大優強”培育企業強化總部功能,突出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過程性培育,突出高成長企業培育,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加強質量標準建設。
4.強化人工智能創新賦能。重點圍繞數據、算力、算法等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和場景、項目、產品等賦能應用關鍵環節,調整優化及創新提出6款政策,主要包括:支持大模型研發應用,在重點領域培育一批有寧波標識度的垂直領域大模型和算法,對人工智能算力、數據、模型(算法)成本給予補助;支持人工智能標志性應用場景建設;支持國家人工智能先導區、應用基地創建;支持打造城市級開源社區;支持產業數據價值化。
5.強化數綠雙化協同轉型。在保留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綠色制造示范、資源綜合利用、支持企業能效提升等7款政策基礎上,聚焦完善標桿示范培育體系和探索開展碳足跡認證,調整優化及創新提出4款政策,主要包括:強化智能制造標桿示范梯度培育,以標桿示范引導生產端低碳轉型,以需求側帶動本地碳足跡認證機構培育。
6.強化投資項目引領帶動。在保留低效用地提容改造、歷史經典產業2款政策基礎上,圍繞實施國產替代、加快發展新興未來產業、推動面上投資加力、強化政府性和國資基金引導帶動、優化土地要素供給門檻等領域,調整優化及創新提出7款政策,主要包括:強鏈補鏈國產替代,改善投資結構,面上投資加力,發揮政府性和國資股權投資基金帶動作用,加快“2070”工業集聚區建設,破解企業用地難點,突出“兩業”融合發展。
7.強化政策多維統籌聯動。一是強化政策導向,繼續按照原“大智造”政策要求,明確產業準入導向,強化研發投入,優化數字化、綠色化、“畝均論英雄”導向,明確制造業畝均評價標準和豁免政策,推動面上企業對標“綠新高”導向加速提升。二是完善“通則+專項+定制”政策體系,產業類政策方面,落實新能源汽車、軟件、生物醫藥、人形機器人、海洋經濟等專項政策;要素類政策方面,落實科技、人才、金融、數據要素、騰籠換鳥等專項政策,根據上級部署和形勢變化適時修改完善。三是加強工作聯動協同,落實“大智造”政策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強化市級部門政策協同和市縣兩級工作聯動,充分發揮智庫支撐作用,形成支持“兩新”融合的強大合力。
(二)適用范圍
本文件適用范圍為寧波市行政區域內依法注冊登記的企事業、科研單位、園區等。
(三)實施時間
自2025年10月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四、若干問題解答
1.為何要發布本文件?
發布若干意見,主要是解決以下三方面問題:一是進一步提升創新能級。目前,我市的科技成果產業化體系還不夠完善,在中試、小試平臺建設、科技服務業培育、產學研用協同機制突破等方面仍處于探索階段。亟需通過政策牽引,破解制約創新供給轉化的痛點問題。二是進一步加速新興未來產業培育。當前,我市在新興未來產業領域的要素供給還不夠充分,全行業全領域的場景供給模式尚未完全形成,缺少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知名度的行業領軍企業和優質項目。三是進一步培育發展后勁。面對存量項目的投資放緩和新項目的儲備不足帶來的雙重壓力,寧波工業投資規模穩定增勢較難維持,拉動制造業規模持續增長的挑戰加大。
2.針對本政策,有何保障措施?
《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綜合性文件,為確保政策落實落細,下步,將制定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申報條件、工作流程、資金撥付等標準和要求。
五、其他
(一)注意事項
同一企業、園區、項目獲評不同類型優質企業、園區和項目的,按照“從高、不重復”原則執行。
(二)關鍵詞注釋
1.企業認定、政府認賬:企業根據實際需求自主評定人才,政府認可企業評定結果并配套相應政策支持的新型人才評價機制。
2.共享雙聘:是指高層次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不同單位進行雙向流動和資源共享的制度安排。該模式通過人才共用、成果共享的方式,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創新發展。 ?
六、解讀機關
本文件由寧波市經信局解讀,聯系人:莊蕾,聯系電話:0574-892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