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幾個素菜買錯會中毒,最后一個煮熟也不能吃!
大自然的饋贈豐富多樣,但并非所有植物都對我們友好。日常飲食中,一些常見的食材若處理不當,可能隱藏著中毒的風險。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請務必了解并防范,以下四種常見的植物性食物中毒!
01鮮黃花菜
【中毒元兇】 秋水仙堿。本身無毒,但進入人體后會氧化形成有毒的二秋水仙堿,損害胃腸道和泌尿系統。
【中毒癥狀】 通常在食用后20分鐘-3小時出現,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血便、血尿。
【預防關鍵】 食用干品,慎食鮮品。
1、首選干制:市面上銷售的干黃花菜在制作過程中已蒸煮并充分晾曬,能有效破壞秋水仙堿,食用更安全。
2、如要鮮食,必做處理:
去芯:掰開菜瓣,摘除里面顏色較深的花蕊。
浸泡:用清水或10%的鹽水浸泡2小時以上。
焯水:放入開水中徹底燙煮(沸水下鍋,至少煮5-10分鐘),然后撈出用冷水沖洗干凈。
炒熟:后續烹飪過程必須徹底炒熟煮透,且每次食用量不宜過多。
02發芽馬鈴薯
【中毒元兇】 龍葵素。馬鈴薯發芽或皮肉變綠時,龍葵素含量會急劇升高,是正常馬鈴薯的數十倍。
【中毒癥狀】 一般進食后30分鐘-2小時發病,咽喉和口腔有瘙癢和灼熱感、劇烈嘔吐、腹瀉、腹痛、頭暈,嚴重可能出現呼吸困難、意識障礙。
【預防關鍵】 棄芽削皮,綠深勿食。
1、妥善儲存:將馬鈴薯存放在陰涼、干燥、避光的地方,防止發芽。
2、徹底處理:發芽較少、微綠的馬鈴薯:必須徹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圍部分,并削去所有變綠的皮肉。發芽嚴重、皮肉深綠的馬鈴薯要果斷丟棄。
3、烹飪加醋:烹飪時加入適量食醋,有助于加速破壞龍葵素。
03苦杏仁
【中毒元兇】
氰苷。本身無毒,但會在人體內水解產生劇毒的氫氰酸,阻礙細胞呼吸,還能使呼吸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麻痹,極度危險。
【中毒癥狀】
多在進食后1-2小時發病,口中苦澀、流涎、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悸,嚴重者會意識不清、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預防關鍵】
區分甜苦,熟制去毒。
1、分清品類:市售零食“杏仁”多為安全的甜杏仁(扁桃仁)。苦杏仁多作藥用,外形更小、更飽滿,心形明顯,味道極苦。
2、切勿生食:絕對不要生吃苦杏仁或未經處理的野生杏仁。
3、嚴格炮制:中藥用的苦杏仁必須經過“去皮、去尖、炒制、煎煮”等多道工序以去除毒性。家庭不建議自制,若需使用,務必遵醫囑,并嚴格控制用量。
04苦瓠瓜
瓠瓜又稱葫蘆、夜開花,阿拉寧波人的餐桌常客,但是發苦的瓠瓜有毒不能吃!
【中毒元兇】 葫蘆素。這是一種毒性較強且穩定的植物毒素,即使經過高溫烹煮也無法分解。
【中毒癥狀】 發病迅速,飯后10分鐘-2小時內即可出現。主要表現為胃部不適、劇烈嘔吐、腹痛、水樣腹瀉,嚴重者可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
【預防關鍵】
1、烹飪前先嘗生味:在烹飪前,用舌尖輕輕舔一下瓠瓜切面的生汁。一旦嘗到任何苦味,立即整個丟棄!切勿吝惜。
2、不買外形異常的瓜:避免購買形狀不規則、凸起、畸形的瓠瓜。
總結:安全飲食四原則:
不嘗“苦”:對于不熟悉的或嘗起來有苦味的瓜果,果斷舍棄。
不生食:對可能存在風險的食材(如鮮黃花菜),務必徹底加熱熟透。
會處理:掌握特定食材的正確處理方法(如去芽、浸泡、焯水)。
早就醫:一旦出現疑似中毒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保留食物樣本,并盡快就醫或向急救中心求助。
食品安全無小事,多一份警惕,多一份健康!